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出炉 京沪粤无城市上榜
教育幸福感,既与当地知名高校的数量正相关,更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关。值得注意的是,
分布着最为密集的中国名校的一些城市,并未在幸福感受上取胜;
同样,这些城市的居民对医疗保障的幸福感也不高
由《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联合发起的,以“民生幸福,成就中国”为主题的“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于2012年12月30日在京揭晓。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是《瞭望东方周刊》和中国市长协会首创的“幸福感城市”活动,迄今已举办六届,也是目前我国最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城市幸福感调查推选活动。
经活动组委会评审确定,获评“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是,十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杭州、成都、宁波、南京、天津、长春、无锡、长沙、西安、南通;十个县级城市——江苏张家港、江苏太仓、浙江余姚、重庆永川、浙江慈溪、浙江富阳、辽宁海城、湖南长沙县、四川双流县、河南巩义。
22项指标剖析中国城市幸福感现状
2012年,伴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幸福感”一词持续升温。而对于城市幸福感来说,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活等多个方面。
2012年的调查推选活动继续使用由《瞭望东方周刊》首创的中国城市幸福感评价体系。包括以下22个具体指标:物价(含房价)、人情味、生活节奏、文化底蕴、旅游度假、医疗便利程度和质量、环境和污染程度、养老、教育、住房现状、交通状况、气候、购物便利性、治安、餐饮娱乐和文化体育设施、赚钱机会、市民个人发展空间、城市发展质量与速度、文明程度、执法规范程度、公共服务水平、对外来人的包容度。
本次活动自2012年9月启动,在全国综合竞争力前百名的地级以上城市和综合竞争力百强县中,遴选出50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和50个县级城市,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入户进行公共调查。截至2012年12月,共采集2万多个独立入户调查样本,全国共3000多万人次参与了报纸、网络问卷调查。
本次活动,组织者通过对评选指标的优化,不仅强调了市民对幸福的主观感受,还增加了民生建设与保障内容,突出了民生幸福、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与百姓生活和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主题,全方位观察和分析中国城市的幸福感现状。
幸福五层次:生活、保障、宜居、发展、和谐
本次调查推选活动的研究体系在参考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多年来城市幸福调查研究的经验,以及十八大对城市建设的新需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对城市幸福感体系进行了部分调整,并进行了分层分析。这是对以往历届调查指标系统的更新。
其中,“生活需求”包括物价(含房价)、人情味、生活节奏、文化底蕴;“保障需求”涵盖了医疗便利程度和质量、环境和污染程度、养老和教育;“宜居需求”包含了住房现状、交通状况、气候、购物便利性等;“发展需求”包括城市治安、餐饮娱乐和文化体育设施、赚钱机会、市民个人发展空间、城市发展质量与速度等方面;而“和谐需求”包含当地居民文明程度、城市执法规范程度、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对外来人的包容度等。
上一篇:“炒得热,做的冷”房企险企纷纷涉水养老地产
下一篇:两部委力挺绿色建筑 概念股再遭游资爆炒
·前11月广州写字楼租金上涨2.55%2012.12.25
·贵阳“超级大盘”调查 火爆销售背后暗藏危机2012.12.25
·济南二手房挂牌均价五连涨 住宅挂牌均价8973元2012.12.25
·三大政策将影响明年楼市 城镇化建设起关键作用2012.12.26
·明年继续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 税收和限购政策2012.12.26
·北京一套房暴涨近千万 开发商价格明年才定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