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港股 >> 公司新闻 >> 浏览文章

富士康可尝试技术品牌路线

发布时间:2013-3-14 4:53:00 来源:网络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富士康可尝试技术品牌路线

  飞虎乐购货仓大幅缩减,但深圳龙华仓作为重点货仓仍在运转。

  深圳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是较早建议富士康把部分制造业转移到深圳以外地区的学者。当时郭台铭表示富士康“不会离开深圳”,但后来他把生产线迁到四川等地。

  “这是必然的。作为代工企业,富士康的价格线相对稳定,成本线却不断上升,成本线和价格线之间的利润空间越来越薄。不能提高代工价,就得降低成本线。把工厂迁到人力成本、制造成本更低的地区。”国世平说。

  这是制造业本身的改变,更大的改变则需要改变利润结构。产业的微笑曲线上,两端的研发与品牌销售都能获取高附加值,而中间的制造环节利润最低。国世平认为,如果下游走商业渠道路线受阻,富士康只能尝试向上游研发设计延伸。

  国世平说,以前富士康、华为都差不多,都是以代工起家。以前华为做交换机,体量小,根本和富士康不在一个级别;但华为不断升级,自主研发,走上了做自有品牌的道路,现在成为了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巨头。虽然富士康以100多万人的企业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但它没有自己的品牌。

  代工行业的特征是到一定阶段后利润越做越薄。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电子代工企业,但议价能力不明显,随着成本上升,净利润率已经从十年前6%萎缩到2%。

  “郭台铭用代工的思维走商业路线,开店、做电商失败是正常的。”国世平说,郭台铭多年制造业生涯,对利润率很敏感,一个项目进展不顺利就容易触发止损策略,无法熬过商业项目和电商的市场培育期。代工的经验无法套用在电商上,电商竞争极其激烈,而且做电商成功者往往是资本运作高手。富士康基础强大,技术研发或有作为。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