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的势力日见雄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虽说中央早已下令非专业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可是结果如何呢?人们看到的是各地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地王频出房价飞涨,再一细看这些开发商大部分都是央企或国企,他们都在不惜代价大举拿地。他们的资金雄厚,国家的银行就是他们的后盾,谁人能比?所以价格疯涨也就不在话下。
在房地产市场上,央企或国企除了赚取更高的利益外还应该起什么作用呢?我认为特别在楼市调控中,应该起着带头或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不是高房价的推手作用。暂且不说一些央企是否应务正业退出房地产市场,只说作为中央企业或国有企业在市场遇到非正常秩序时,首先就应该听中央的指令与中央保持一致,不能与中央对立,就象国家的粮食储备库一样饥荒时开仓抑市防粮价爆涨,丰收时不让农民吃亏照样回收入库储备,起着一种为中央政府平稳和调节市场的作用。
然而,事实上我们的央企们在不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已报道的看,拥有天然优势的央企国企们,正以愈加强势的姿态闯入土地市场垄断着房地产市场。仅2012年它们就抢走了66%的住宅用地成交份额已成主导地位。在土地市场上,不管是采用价高者得的招拍挂方式还是采用招标方式,央企和国企都具有民企难以企及的优势。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政企关系、较低的融资成本与经营压力,在一级开发、规划及基建环节的提前参与等多项优势占据了土地市场的主导地位。
据报道,2003年以来,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重组,先后确认和公布了16家以房地产作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三级以上房地产子企业户数由原来的728户减少到目前的373户。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要求有房地产主业的中央企业,加快调整步伐,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有序退出房地产业务。可时到今日,没有一家央企真正全部退出房地产业务。这就是,央企垄断楼市从而推高房价同样也是在绑架中央政府。
根据现今的发展趋势看,不久的将来,一些私企特别是一些中小房企败退下来或倒闭或关门,大浪淘沙也正常,你央企不退能把楼市秩序维护好走真正的市场经济也行,可正是这些已经主导楼市的房企在推波助澜地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地价房价让人吃惊地涨。做为央企国企本应该能够、也完全有能力在楼市大环境中起表率作用,这样楼市调控就不会如此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