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楼市调控房价是越调越涨,究竟为什么呢?有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一些专家学者,说是房源太少供不应求所致,对于一些一线城市或热点城市来说有一定因素,但是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房源应该说是充足并已经达到饱和程度。
据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2441万平方米还有352992万平方米的在施工面积,按照人均30平米计算,足以解决1.2亿人口的住房问题。看到这个数字,我们的当政者甚至于开发商都应该引起警觉,那就是我们的房子不是供不应求而是供大于求了!紧缩的不是限购而是有计划地限建了。当然做为开发商是不会将此让购房者明白而是还一味地制造供不应求的紧张局势,否则房价怎能坚挺持续上涨?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也同样认为,中国住房发展的最大问题并非是供需缺口,而是住房资源的不平衡。“一个是住房资源占有不平衡,部分家庭占有多套房产,而部分家庭买不起房;一个是速度不平衡,有的家庭换好几次房,有的首次置业,有的甚至买不起,”与此同时,大中小城市也存在不平衡,大城市房价超过居民支付能力的问题始终存在,而三四线城市供应量居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商品房待售面积约4.24亿平方米,而在2010年,这一数字仅不到2亿平方米。今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208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1%。2011年以来调控的核心就是增加供应,包括控制投资投机、开建保障房等,都是为了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住房供需矛盾问题。按照每套住房100平方米估算,4.24亿平方米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意味着有424万套左右的商品房待售需要至少6个月才能完全消化。而今年前三个月,住宅施工面积为352992万平方米,按照每套100平方米估算,正在施工房屋面积约能提供3530万套的住房。到底是不够呢还是多了呢?
从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发展是不均衡的,有的差距是惊人的大。对于一些热点城市因为人口的不断流入而房源甚至房价可能就是永远不会削减和下降。可是对于一些非热点城市特别是些三四线城市也跟着迈大步地建设将会造成难以避免的灾难!想想看,一个百八十万人口的城市新建房屋人均达到上百平,这是好事吗?难怪“鬼城”开始漫延......
楼市结构失调首先就应该从楼市调控一刀切中调整过来,针对地区差实行不同的办法,但关键还是要找准问题的根源,那就是如何解决人口密集型的集中,城市人口的输入和输出的矛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各地“全域城市化”的要求,以及给我们带来的一些不切实际或过于快速发展的问题,都应该认真面对而不是回避和顾此失彼,为了眼前的政绩而不顾以后灾难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