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房产 >> 滚动新闻 >> 浏览文章

首批非京籍租户入住公租房

发布时间:2013-4-1 10:16:00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 【字体:

瞅着老伴儿李国庆在阳台上绣好十字绣的最后一针,听着女儿在厨房中摆弄厨具弄出的叮当响声儿,昨天,来自宁夏银川的何平一家在新家——京原家园公租房中团圆了。通过公开摇号、公开选房,首批申请社会化公租房的外地户籍人士,陆续入住公租房。

中午时分,李国庆抬腕看看表,转身进了厨房,接过了女儿手中的菜。来北京好几年,这是她第一次独自拥有这么大一个厨房。前几次跟其他人合租,三家人抢两个灶眼,空有一身好手艺,却施展不出来。“这下好啦,以后踏实住着,全家也团圆了。”李国庆低下头,满脸笑容。

九年前,老何就来到北京,辗转找了个后勤的工作,和妻子一起在北京打工。2006年,女儿何莉莉来北京上学之后,也留在了一家机关单位的中控室工作。住过阴暗的地下室,与别人合租两居室、三居室中的一间更是常事。九年里,老何一共搬了七八次家,把石景山区临近五环的几个街道住了个遍。房租一天天在涨,能租到的房子却越来越小了。

“好日子终于来了”,通过今年年初摇号选房,何平选上了这套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甭提多高兴了。就在入住京原家园之前,何家还和另外两户人家合租一套三居室。他们租的是小卧室,总共10平方米,租金1000多元。“现在这房子租金才多了500元,却大了40平方米呢,还是一套独门独户的房子。”何莉莉推开卧室门,得意地给记者展示。

卧室中有一张1.2米宽的单人床,是老家具。何莉莉说,以前房子小,就放得下这么一张床。由于晚上三口人睡不开,老何平时只能住单位,老伴儿跟女儿挤在这张小床上。老何回来时,女儿就到单位值夜班。一家三口虽然都在石景山,但聚少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