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被震塌还月供?评论在法律公平下寻求解决
近日,有网友疑惑由雅安地震造成的坍塌房屋的按揭月供该如何偿还。对此,律师的解释是——根据相关法律和合同约定,如果人在房子没了,按揭的月供还得继续偿还。如果人死了房还在,根据法律则应由遗产继承人用该人遗产清偿该人的生前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的债务,由继承人自愿偿还。(4月26日《羊城晚报》)
不少网友认为“屋灭人在,还得还贷”的法律规定未免过于残忍,银行应该免除灾民的债务。灾民的处境的确让人同情,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同情而损害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地震受损前的房屋只是银行给借款人放款时收取的抵押品,抵押品的消失并不影响借款人与银行之间的债务债权关系。在借款人健在且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让银行承担这部分债务显然有失公平。
当然,从道义上讲,作为金融机构,在自然灾害面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也是应该的。我们也看到,不管是五年前的“汶川地震”,还是三年前的“玉树地震”,多家商业银行都对借款灾民出台了延长还款期限、不催收催缴、不罚息、不作不良记录等优惠政策。不过,完全指望银行来为地震受损的房屋埋单是不现实的。银行已经承担了大部分“屋灭人亡”的呆账损失,压力很大。毕竟,银行不是慈善机构,不能苛求它承担全部债务。
要想缓解受灾借款人的压力,除了银行要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出台优惠措施外,政府也有责任为灾民分担一些风险。事实上,在之前的汶川和玉树等地发生地震后,政府已经出台了房屋受损或重建的补贴标准,对灾民进行了补贴。但是,目前尚缺乏政府在灾后承担灾民债务的一整套法律法规理论,同时也面临基金支持的缺乏、公共财政能力有限等问题,这些方面亟需补阙。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fc/gdxw/8214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广东一季度全省一手住宅均价同比增长17.4%
下一篇:专家楼市“价格指导”是把双刃剑
·营改增进度提速 改革面临三道坎2013.05.02
·循迹财富知名学者蔡继明蓉城纵论“中国新未来”2013.05.02
·4月PMI小幅回落 专家称经济回稳基础仍需巩固2013.05.02
·中央收紧公款消费 奢侈品销量今春“遇冷”2013.05.02
·中国经济活力推动自贸区建设2013.05.02
·中国制造业PMI二季度黯然开局20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