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
打开婚介所厚厚的会员登记记录,好几千名会员。除了本地人,有不少外地人也写信给她,有的甚至指定要娶或嫁一个震区丧偶人,因为他们“更懂珍惜”。
地震前,邓群华是北川陈家坝乡老场村人,而地震后,她成了一个城里人。看着繁华的街道和来往的人群,她有时候还有些不习惯。“刚来的时候过马路总是忘记看红绿灯。”
地震前,她是村里的裁缝。地震后房子没了,她也愁过,但还是得生存,她在板房前摆了一个裁缝铺子。“没想到,生意特别好,很多人把别人捐赠的衣服拿到我这里来改,来多了,也就熟了起来。”
一边缝缀,有的顾客也在旁边和她聊天。很多男人在地震中没了老婆,一个单身汉住在板房里,生活没人照料,日子怎么可能过得好。而那些在地震里失去丈夫的女人,独自生活也有说不完的苦处。
有个男人去她那改衣服,身上还穿着地震时的破衣服,背上漏风,连个给他补补的女人都没有。
有个年轻姑娘没有板房,住在自己搭的棚子里,一到下雨天就漏雨,只好通夜不睡的躲雨,想洗澡都没个男人帮她搬砖头搭个围墙。
看到了这些失去另一半的单身男女,邓群华就刻意留心起来,“觉得合适的,我就把他们两个都喊到我的裁缝铺来让他们接触接触。”
经过邓群华的牵线搭桥,板房里的单身男女成了十几对,经她介绍结婚的夫妻送来喜糖,她特别有成就感。
邓群华寻思着放弃裁缝行当,当一个专业的红娘。
一开始找了很多地方,房租都很贵,承受不起。最后终于在安昌镇安洲大道一处家属院里,找到了一个每年2600元房租的小房子。当时,她身上只有几百元钱,咬牙交了100元定金。
2009年正月十五,邓群华的婚介所开张了。
开业之后,除了联系以前认识的单身男女来登记,她专门去打字复印店制作了3毛一份的传单,去各个板房区发。
第一次上街发传单,她不敢把传单发到别人手上,只是悄悄把传单塞进板房的门缝。她说,以前虽然常帮人介绍,但都是热心做好事,“以前哪里想过靠这个赚钱生活。”
发的人不好意思,接的人更不好意思。特别是三四十岁的女人,接过传单瞄一眼,发现是婚介所的,忙不迭地塞回来,匆匆走开。“丈夫离开不久,她们暂时还不能接受新的感情。”
人家不好意思看,邓群华只好大起胆子主动给人说。“房子都租下来了,没有顾客怎么办。”她开始把传单直接发到别人手上,还要劝上两句:“来看看嘛,说不定有适合你的。有了小家才能建设大家,既然活下来了,就要好好活着。”
这些话,是她从政府请来的心理专家那里学到的。
婚介所的生意慢慢红火起来。打开厚厚的会员登记记录,好几千名会员。
除了本地人,有不少外地人也写信给她。办公桌上,堆放着厚厚一叠信封。拆开的,没来得及拆开的。信封色彩五花八门,寄信地址也天南海北,江西、浙江、新疆(楼盘)、广东、湖南……
传统的寄信方式,或隽秀或凌乱的字体背后,诉说着一个个无奈,更多的,传递着爱情的憧憬。
他们中很多并非地震受灾人,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邓群华事迹后,因找不到邓群华联系电话、或听不懂四川(楼盘)口音,选择寄信方式,托她介绍对象。
来信中,有人一来就自报家门,身高、年龄、收入、籍贯、婚房。有人会洋洋洒洒花几篇纸张,倾诉着自己的爱情过往。还有人甚至指定要娶或嫁一个震区丧偶人。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fc/gdxw/8828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广西北海惊现“最牛房产证” 44人共一房
下一篇:广州放宽公租房申请户籍限制
·期指高开低走跌0.7% 贴水幅度进一步加大2013.05.13
·大盘震荡收窄 或迎来变局2013.05.13
·继续看好中小盘股2013.05.13
·券商和保险板块弱势或难以继续2013.05.13
·信托理财市场周报54-5102013.05.13
·银行理财产品周报54-510201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