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房产 >> 楼市动态 >> 浏览文章

黑石23亿元收购上海华敏帝豪大厦

发布时间:2012-12-16 13:40:00 来源:互联网 【字体: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有报道称,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与中国台湾顶新集团联手买下了位于上海北京西路968号的华敏帝豪大厦,收购总价大约为23亿元人民币。这也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开始之后,黑石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买入行动。而据了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黑石下阶段的投资重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角:黑石集团。它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1985年,两位曾经任职于雷曼兄弟公司的华尔街金融高手——彼得·彼得森和斯蒂芬·施瓦茨曼共同创建了黑石。在经过将近三十年的打拼之后,这家原本默默无闻的公司已经成为美国金融界的名门望族。

  如今,黑石集团的业务领域横跨私募基金、商业银行、房地产、特种基金和企业债务管理等,可以说是华尔街增长势头最迅猛的金融公司。单单在2006年,黑石集团就募集了156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收购基金。

  在去年,央视主持人芮成钢曾经采访了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施瓦茨曼。访谈中,芮成钢问到:华尔街上的金融家们是否都是坏人。施瓦茨曼赶紧撇清说:有的人确实很坏,但我可一点都不坏。

  施瓦茨曼:我们的公司不做金融衍生品业务,我们做的是简单的业务,我们所做的业务可能就是人们三、四十年前所做的,因此你说我们是坏人,其实我们并不是。

  在这段话中,施瓦茨曼所说金融衍生品,就是在2008年造成雷曼兄弟突然倒闭的那种金融产品。雷曼兄弟的倒下直接引发了那场到现在还令人闻之色变的全球金融危机,很多大公司都受到波及,有的倒闭、有的被收购。但是,黑石集团却在这场风暴中毫发无损。施瓦茨曼对此十分自豪。

  施瓦茨曼:我们并没有在金融危机中扮演角色,我们没有借款给别人,没有吸收存款和抵押,我们没有获得政府的帮助,我们是个无人援助的自由企业。我们没有一家分公司破产,没有违反任何贷款规则,我们安然度过了危机。

  黑石公司之所以能躲过金融风暴,很可能与它的投资风格有关。黑石喜欢投资那些“并不时髦”的产业。在它投资的企业清单上,有各种各样相当传统的公司,比如汽车零件、房地产、酒店、旅游、博彩、医院和食品等行业。

  说到底,黑石应该算是一个相对传统一些的投资公司,它的赚钱方法就是低价买入资产,然后再择机高价卖出。而且它一直坚持稳健的原则,一旦达到获利目标就会果断卖出资产。即使有很多人争相收购他们的资产,黑石也会按时退出,绝不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而丧失卖出的机会。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芮成钢才会对黑石创始人施瓦茨曼有下面这样的总结:

  芮成钢:和施瓦茨曼第一次见面是在2009年的达沃斯,那时金融危机正是最严重的时候,采访结束后,我甚至担心日后在金融界的风云人物当中会不会再看到他的身影。然而施瓦茨曼掌握的黑石从危机中成功的幸存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对这个行业坚定的信心,更是因为他对于金融衍生品业务的远离。施瓦茨曼的职业是和金钱打交道,但是我以为他的生存法则之一却是有的钱可以挣,有的钱不能挣。听上去有一些矛盾,但是却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由于擅长玩低吸高抛的投资游戏,黑石也被人冠以“机会主义者”的称号。作为一个“机会主义者”,它自然不会忽视商业机会最多的中国市场。2008年,黑石集团以10亿元的价格买入上海调频壹广场购物中心。去年11月,又以14.6亿元的价格卖出。当时,人们都认为,黑石此举有可能是看空中国商业房地产未来的走势。

  但是,一年之后,黑石又杀回中国楼市了。这是因为它的观点改变了吗?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认为,这事实反映了这家公司的特点,并不见得就说明国内的楼市即将好转。

  韩世同:现在黑石是有比较强的前期策划、运营、包装、招商和整合这方面的能力,它如果有这个能力的话,其实它就不担心在别人搞不好项目的时候低价收购,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再出手,我觉得这是黑石的一个运作模式。

  不过,今年10月底,黑石集团董事长施瓦茨曼曾经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从他的发言看来,黑石对中国经济的未来非常有信心。

  施瓦茨曼:如果你看看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反弹,尤其是考虑到新一届政府会出台一些政策,这个反弹会是强劲的。这会让很多人吃惊,中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很灵活,难以置信。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内在的动力,我们会看到经济增长。

  其实,近期活跃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外资投资机构,并不只是黑石一家。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有8家外资机构募集到了15.78亿美元的房地产基金,准备进入中国楼市。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表示,的确有很多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比较乐观。

  韩世同:我们这次的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它实际上是基于稳增长,采取了很多的举措带来的。由于采取了降准、降息、首套房的优惠利率等等,再加上以价促销,现在房地产的市场的确存在着一个价量齐涨或者是购销两旺的局面。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未来大家可能判断都会比较正面,比较乐观。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这些情况其实是海外热钱大量流入造成的。随着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海外资金进一步流向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外资参与房地产大宗交易的比例从第二季度的16%上升到了36%。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表示,外资都是为了投机,不能证明国内楼市即将回暖。

  袁钢明:最近还有另外一个报道,比如说对外发行的美元债券,国际上面特别是美元大批的购买。很简单,因为美国的利率太低了,只有2%、3%,而中国发行的债券达到7%、8%,这么好的便宜的事情,他们不做,干啥?太保险了。所以说所有这些事情都是投机行为,不能由此证明说这个方向就是正确的。

  财经评论员王朝阳发表他的观点。

  王朝阳:黑石公司是一个伟大的公司,它跟别的投资公司不一样的是:一是它经过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第二,一旦在收购一个特别大项目的时候,它的风格是什么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它一定会找一个人一块分享这个蛋糕。这一做法一方面是强强联合,另外一方面实际上就是多了一条保险,同时还交了朋友。

  之前因为黑石的卖出,大家都觉得外资看空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在论调又反了,随着黑石的买入,大家又觉得中国楼市是不是要回暖了。王朝阳表示,黑石有其独特的眼光。

  王朝阳:市场的冷暖趋势在对中国的地产项目上有一个比较独到的判断,现在从发生的财经大事上来看,它的判断是比较有潜力的。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fc/loushi/2188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