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图片大小 function resizepic(thispic) { if (thispic.width > 560) thispic.width = 560; } //无级缩放图片大小 function bbimg(o) { var zoom = parseInt(o.style.zoom, 10) || 100; zoom += event.wheelDelta / 12; if (zoom > 0) o.style.zoom = zoom + '%'; return false; }
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港股 >> 深度讨论 >> 浏览文章

评论佳兆业危机是民营房企原罪必然结果

发布时间:2015-1-19 21:28: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 / 3600000);
评论佳兆业危机是民营房企原罪必然结果,港交所,房市反腐,佳兆业深圳2000套房源被锁 客户端 查看免费Level2十档行情>>
评论佳兆业危机是民营房企原罪必然结果,港交所,房市反腐,佳兆业深圳2000套房源被锁 安装新浪财经APP:手机看港股 无限免费股价提醒 评论佳兆业危机是民营房企原罪必然结果,港交所,房市反腐,佳兆业深圳2000套房源被锁 免费港股level2十档行情 实时翻看机构底牌(免安装)

  民营房企“原罪”与房地产变革

  作者:李宇嘉

  在我国楼市进入存量时代后,新房开发空间已经见顶,在目前6万多家房企中,预计未来将会有一半以上彻底退出市场。提高行业集中度、房企愈大愈强,这不仅是国家对于该行业的既定战略,也是行业发展的国际一般规律。因此,彻底退出市场这一厄运降临到中小型民营房企上的概率最大。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先倒下的却是在TOP20之列、基本面良好、在港上市的深圳本土最大民营房企——佳兆业。2009年12月,佳兆业在港交所上市,随后的三年时间,佳兆业的销售额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从2010年销售额刚突破百亿到2013年完成239亿元的销售额,仅三年时间就增长了2.4倍。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的数据,佳兆业完成2014年300亿元销售目标是没有问题的。在大本营深圳,佳兆业连续两年(2013-2014)蝉联住宅销售面积和金额的冠军,硬生生将扎根深圳多年的老大万科拉下马。在2014上半年度房地产企业销售50强排行榜中,佳兆业合约销售额位列全国第19位,较去年第25位排名有大幅增长。

  佳兆业的财务报表也非常健康,既无短期流动性压力,也无长期杠杆之虞,盈利能力也非常可观。截至2014年中,佳兆业的现金能够覆盖一年内到期短债的1.5倍,这一流动状况即便与万科、恒大相比也不逊色;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6%(调整后资产负债率为70%),财务杠杆压力也不大;公司毛利率达到40.3%,较去年同期增长3.9个百分点,核心利润达到人民币11.56亿元,同比增长5.8%。

  因此,佳兆业危机并非一般债权债务纠纷、流动性出问题、资金链断裂所引发。从该公司在深圳楼盘被锁,合作伙伴无故退出,优质盘源和储备土地无人敢接,基本面健康的情况下发生“恐慌性”逼债,后续一级资质重续申请被拒,八个处于发展阶段的物业项目所必要的执照、许可证、批文、登记及备档的常规申请不获相关机构接纳,以及近期媒体相关报道来说,涉及政商勾结和贪腐案件的概率极大。

  事实上,佳兆业危机是我国民营房企“原罪”的必然结果,即企业经营对政商关系的高强度依赖。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十多年,房地产成为最赚钱的行业,造就了众多的中国顶级富豪。但由于地方政府在此领域的话语权、资源配置权、项目主导权很强,房地产行业也是官员和地产老板们“出事”的高发领域。有统计称,自2000年以来,半数以上落马省部级高官涉及房地产。近期,根据中央巡视组反馈情况以及各地整改通报,在2013年以来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腐败,占比高达95%,落马官员基本与房地产有关系,典型案例经常见诸报端。

  很多民营房企一开始主要经营建筑业、商业贸易或加工制造,长期浸淫本地工商界,通过业缘、亲缘或地缘,与当地政府建立了一定的政商关系基础。看到房地产赚钱,便纷纷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但由于民营房企在资金实力、规模经营及营销能力上与全国龙头房企和大型房企存在差距,只有凭借政商关系才能胜出,甚至实现逆袭。而恰巧的是,地方政府资源配置的权力集中体现在房地产。

  这种权力一方面表现在区域和产业规划制定及调整的权力,也就决定着一个城市哪些区域的土地会升值、升值多少;另一方面,政府也掌握着土地出让的自主权力,特别是协议出让、“招拍挂”、旧城改造中的量身定做,也就是政府可以决定这个地可以给谁、以什么价格给等等。另外,在产业园区建设和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等方面,相关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等“招投标”领域存在不透明或者暗箱操作等问题。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当政府相关负责人的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监管时,官商之间有时难以做到“相敬如宾”和“淡如水”。

  佳兆业式的民营房企危机,尽管是拔起萝卜(打虎拍蝇)带出来的泥,但10多年来房地产的乱象、市场化的畸形以及对于经济社会的冲击,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我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已经经过了16年的时间,但我们很难说行业的市场化规则、市场化运营生态已经完全建立和成熟起来。最关键的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土地出让、建设工程——这些房地产市场化的源头上,市场化改革未竟之路还很长。正是源头上的非市场化、畸形市场化,造成了房地产上中下游全链条的乱象,比如房地产的被工具化、政府介入微观决策、贫富差距扩大、产业资本逃离实业、经济主体浮躁、创业创新氛围不足等。

  未来,房地产领域的改革将集中于完成市场化,特别是经营性土地出让要彻底实现市场化、政府不再制定名目繁多的产业发展规划、城市边界不再因新区的名义而扩大、旧城改造不再由政府主导。在此背景下,过去靠经营政商关系生存和发展,并获得超额利润的中小房企、民营房企必将随着行业发展的趋势、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防腐力度的加大而被永久性地淘汰出市场。

  提高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龙头房企做大作强,这不仅是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基本策略,也是国际上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标志。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小房企、民营房企在未来没有立足之地。我国房地产整体供应过剩的同时,行业细分市场和空间发展不足也明显存在。比如,在物业管理、智能社区、社区服务互联平台、养老设施和服务、社区物流等方面,不仅表现在现有存量社区供应的不足,而且现有供应的效率很低。

  但是,长期专注于新房开发的所有开发商们,还没有在此找到经营模式和盈利空间。此领域具有轻资产、重服务、求灵活、讲差异等特点,不适合全国龙头房企和大型房企在每一个社区铺开。而民营房企长期扎根一方,对于当地民风、民情较为熟悉,而且其本身经营灵活、转型成本低,即便在楼市新房开发空间见顶,大房企愈大愈强,中小房企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背景下,完全可以在存量房服务领域做出创新来,并可以做到单位资本盈利上不输大房企。如此能够实现,不仅是中小房企、民营房企之幸事,也是我国行业转型之幸事。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hk/taolun/17281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var duoshuoQuery = { short_name: "sixwl" }; (function () { var d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ds.type = 'text/javascript'; ds.async = true; ds.src = 'http://static.duoshuo.com/embed.js'; ds.charset = 'UTF-8';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ody')[0]).appendChild(ds); })();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