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港股 >> 港股要闻 >> 浏览文章

中移动称微信占用过多资源

发布时间:2013-3-23 1:50:00 来源:京华时报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京华时报讯(记者古晓宇)运营商是否应向OTT业务收费的争议仍在升温。昨天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内部统计数据显示,微信业务为中国移动带来10%的数据流量业务,但占用了中国移动60%的信令资源。目前运营商正在制订相应解决方案,准备提交工信部。

  OTT业务来势凶猛

  从去年开始,以腾讯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业务)开始蚕食电信运营商传统语音、短信业务市场。日前工信部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2个月,由于微信、微博等业务的替代效应,运营商的点对点短信业务量有了明显的下滑。业内有消息称,国内运营商也希望以腾讯为代表的企业能够为OTT业务支付额外的费用。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认为,OTT业务势不可挡,既然消费者喜欢,中国移动肯定也不会去反对,相反,运营商应该和互联网公司发挥合作精神,让这样的业务可以持续做下去。

  微信占用大量信令

  虽然表达了支持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微信没有给中国移动带来压力。据了解,类似微信这样的应用,即便在用户没有使用的情况下,也会不断向网络发出“心跳”信号,虽然这些“心跳”信号并不使用数据流量,但是会占用运营商的信令通道,如果信令被占用严重,运营商的网络就会出现问题,甚至瘫痪。中国移动的数据显示,微信给中国移动贡献了10%的流量,却占用了60%的信令。

  黄晓庆介绍,去年一个免费语音应用占用大量信令,就造成了日本运营商NTTDocomo在东京的网络瘫痪,250万用户近4个小时无法打电话和发短信。此外,美国运营商AT&T,欧洲运营商T-Mobile、O2都发生过类似事故。因此,黄晓庆认为,OTT业务的发展不能损害或者影响用户已经付费的业务,比如短信和通话,这样才能持续发展。

  工信部介入收费争议

  记者从接近运营商人士处获悉,工信部已经介入到运营商与OTT企业关于收费问题的争议中,按照工信部的要求,目前运营商正在制订相应的方案并准备提交工信部。

  对于如何解决0TT业务增长与信令占有之间的矛盾,黄晓庆认为,一方面在于运营商通过技术升级降低成本,二是改变商业模式,取消包月不限量的套餐,寻求合理资源的合理定价。他建议,运营商与OTT厂商应该就信令占用和带宽的问题进行统一协商,两者之间形成合作机制。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