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况比2009年更差 底部押注者开始增持多仓

石油、铜、煤炭价格都交投在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准附近,一些投资者押注这些关键商品的价格底部可能就要来临,开始逐步增持多仓。
然而,这股期待见到2009年那般强劲复苏的憧憬,必须加以小心。
对于铜这类的工业用大宗商品,中国政府是2008-09危机之后的市场救星,当时中国出台大规模刺激举措提振需求。
当时,对于中国产能支撑需求的信心,支持远期正价差曲线,较远月份的期铜价格高于现货。
但如今,2016年整个上半年的远期价格都较近月贴水,显示出这一次大环境谨慎得多。
这背后的原因归结于中国经济严重放缓,并且产业重点转向大宗商品需求不那么大的行业,今年铜价跌去三分之一的部分原因便在于此。
在过去数十年间,中国一直是基本金属和钢铁的头号需求大国,并积累了大量的库存。
“中国果断地将发展重点从以工业为主转向促进消费增长,基本上没什么理由长期看多金属,”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师Virendra Chauhan称。
期货较现货升水不多
石油市场远期价格也表明,2009年市场信心比现在充足。
2009年初,次年1月交割的美国原油期货较现货升水逾三分之一,给买家一种油价或将上升的感觉。
而目前的原油远期价格显示,这样的乐观情绪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市场的正价差幅度并不大,2017年1月/2016年1月合约每桶升水为6美元,价差仅有六年前的一半。
远期曲线也过平,很难吸引投资者购买并储存石油以待日后出售,因为算上运费和存储成本后很不划算。
“我认为,这(远期曲线趋平)体现了油价‘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低水平’的观点,”Energy Aspect的Chauhan称。
自2008-2009年以来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增加,加之中东和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创纪录高位,市场呈现一边倒的过剩情况,也促使油价从2014年中期以来暴跌60%。
大多数分析师预计,供应过剩的局面将一直持续到进入2016年甚至更晚。
“远期曲线趋平与页岩油繁荣有关。一旦曲线显示(远期)价格小涨,生产商就会抛售,因此远期价格上不去。生产商需要现钱,尤其是页岩油和中等规模的生产商,”海峡石油化工[0.00%](0852.HK)旗下原油部门主管Oystein Berentsen称。
状况最差的显然是煤炭,其远期交易价格远低于当前价格,目前煤价已然逼近逾10年低位。在中国从重工业转向更清洁能源之际,煤炭需求即告下滑。
尽管其他新兴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仍在增加,但中国需求下滑,包括高盛(GS.N)在内的一些分析师因而呼吁停止煤矿产能方面的投资,认为当前产量足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进场低接
虽然前景黯淡,看好商品价格即将触底的投资人则进场低接。
交易商仓位数据显示,其近期增持原油及铜多仓。
美国原油的非商业性多仓达到5月以来高位,而基金持有的伦敦期铜多仓则攀抵6月以来高位。
在能源方面,低接者似乎因看好低油价将刺激燃料需求而进场;市场预期中国基建计画及其他新兴市场增长将带动金属用量,从而激励买家敲进铜。
然而,其他人对上述乐观看法抱持怀疑的态度。
“需求增长减速,是油价面临的主要下档风险。。。我们认为鲜有正面迹象显示,全球GDP成长将刺激这些燃料需求加速回升,”投行Jefferies周三指出。

大宗商品远期曲线对比图表
非商业性交易商/基金经理的原油及期铜多仓图表
大宗商品新闻关注>>>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qihuo/yaowen/19483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