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美联储压力测试显示银行健康改善
[导读]在18家接受测试的银行中有17家,在18家接受测试的银行中有17家,能够在严重的衰退和市场崩溃中幸存
北京时间3月8日,《纽约时报》刊登题为《美联储压力测试表明银行“健康改善”》的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
在认真环顾金融行业之后,美国的监管者们发现国内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在承受未来市场冲击方面,准备工作比其他金融机构做得好。实际上,一些大型银行已经为提高股息和回购股票扫清了道路。
7日,美联储公布的银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18家接受测试的银行中有17家,可以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中维持正常运营,它们持有的资本比例都满足了监管机构的最低要求。换言之,绝大多数的银行能够在严重的衰退和市场崩溃中幸存。此外,此次压力测试,也产生了一些不可能获胜的“赢家”,比如说花旗集团。
仅在一年前,花旗集团在美联储压力测试中的表现,还只能用“令人尴尬”来形容。短短的一年后,该银行的表现就已经超过了其他竞争对手。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美国银行的资本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不过,之前表现一直良好的摩根史丹利和、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团,在此次压力测试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在一级资本比例这个显示财务强壮程度的指标上分别是5.7%和5.8%。
在美国银行业游走在崩溃边缘长达四年后,压力测试结果给了关注者了解该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窗口”。总体来讲,监管者们对他们所看到的测试结果非常满意,并为美国银行业健康的改善而欢喜不已。美联储理事丹尼尔•塔鲁洛(Daniel K. Tarullo)在声明中指出,“压力测试是一种用来评估金融板块强韧程度的工具。银行持有资本的质量和数量在过去四年中大规模的提升,确保了各家银行即使处在经济困难时期也可以继续向消费者和商业企业提供贷款。”
不过,压力测试或许并不能完全捕捉到在金融危机期间出现的某些力量和事件。举例来看,华尔街企业或许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短期贷款。2008年当雷曼兄弟公司和美国国际集团相继破产时,很难计算出一两家大型金融企业迅速崩溃的影响。
毫无疑问,投资者们非常关注美联储的压力测试结果,以便了解参与测试的大银行究竟能够各自的股东返还多少钞票。金融危机爆发后,监管者千方百计阻止包括花旗和美国银行在内的大型贷款商上调股息或回购股票,并且强迫他们积聚资本以消化损失。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美联储将对每一家银行是否能够运作回购计划进行仔细的研究。如果美联储持反对意见,那么银行就不得不暂不考虑上调股息支付和股票回购计划。
据报道,花旗在通过联储局压力测试后,利己要求美联储批准该银行在不增加派息下,回购12亿美元股份。花旗认为,该回购股份计划,可抵销年度薪酬奖励计划所带来的摊薄效应。
实事求是地讲,压力测试已经让监管者和银行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围绕测试结果展开的争论,已经让美联储不得不考虑应如何更好地运作测试,以及需要公布哪些数据。在监管者看来,对大型金融机构进行压力测试,是当前必需的手段。通过该测试,美国银行业的健康状况变得一目了然。
本评论作者彼得•艾维斯(Peter Eavis)和本•普洛泰斯(Ben Protess),均是《纽约时报》撰稿人。(米娜)
上一篇:路透社美国承受不起中国经济崩溃
下一篇:大摩美国页岩气繁荣将给中国带来负面影响
·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过去十年楼市调控不成功2013.03.07
·彭博社亚洲对冲基金行业萎缩 交易员纷纷逃离2013.03.08
·“卖空大师”查诺斯避开任何与中国楼市相关资产2013.03.08
·摩根大通中国楼市不会出现美国式崩溃2013.03.08
·WSJ张欣领衔中资财团洽购通用汽车大楼40%权益2013.03.08
·欧元出现涨幅 欧洲经济或略有起色201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