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图片大小 function resizepic(thispic){if(thispic.width>560) thispic.width=560;} //无级缩放图片大小 function bbimg(o){ var zoom=parseInt(o.style.zoom, 10)||100; zoom+=event.wheelDelta/12; if (zoom>0) o.style.zoom=zoom+'%'; return false; }
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外汇 >> 专家博文 >> 浏览文章

许亚鑫“黑金”熊途漫漫

发布时间:2015-1-9 3:42:48 来源:不详 浏览:次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原油价格的持续暴跌与美国有关,除了美国人。事实上,这也算不上是一个阴谋,而是阳谋,伴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极大的改善了美国能源供应的格局,未来也将深深的影响全世界能源供应与需求的局势。

  美国页岩气革命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由于美国的页岩气成本仅仅略高于常规气,这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

  据公开数据显示,2000-2012年间,美国页岩气干气产量由110亿立方米提高至2500亿立方米;全美页岩气井由2000年的2.8万口增加至2012年的4万余口;美国的天然气消费中页岩气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1%跃升到目前的30%。页岩气开发极大改善了美国天然气供应格局和能源安全状况,其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比重从1996年的1.6%猛增至2012年的约37%,并使美国在2009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和资源国。

  笔者认为,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不但保障了美国的能源安全,也彻底的动摇了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的格局,并且这些影响仍在持续,最终将会影响全世界的能源格局,这一次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暴跌或许仅仅只是开始,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仍有可能处于熊市的格局。因为美国页岩气革命成功之后,产量的急剧上升令美国不仅不需要进口液化天然气,甚至可以用自身生产的液化天然气代替柴油,以及在页岩气中意外开采出来的大量页岩油,令美国对国际原油的需求直线下降,外部能源依赖度下。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探明储量的持续增加,未来页岩气开采将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带动美国的天然气生产进入“黄金时代”。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统计显示,预计到2021年左右,美国将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大国。

  黑金的熊途与俄罗斯的困境

漫漫

  如上图所示,美国原油库存自低位持续上升,反应了美国经济虽然稳步复苏,不过对于原油的潜在需求并未大幅提振,反而库存不断在攀升。

  据彭博社的调查显示,美国上周原油库存预计增加90万桶至3.881亿桶,为1982年该数据问世以来最高水平。

  笔者认为,原油市场是美国与俄罗斯金融博弈的重要战场之一。数据显示,当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104美元/桶,俄罗斯才能维持收支平衡;若降至90美元/桶,2015年俄罗斯财政收入就将减少1.2%;假如油价继续下跌达到每桶80美元/桶,俄罗斯可能很难避免经济衰退的命运;油价进一步跌破这个水平,对该国可能有灾难性的打击。最近我们所看到的俄罗斯卢布的大溃败,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油价持续下跌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目前美国以三十多年来最快的速度生产原油,加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维持产量目标,导致全球原油供应已经出现过剩局面。如上图NYMEX原油周线图显示,油价自今年6月的峰值107.68美元/桶暴跌至年末的46.83美元/桶低点,累计下跌60.85美元,最大跌幅累计56.51%,几乎就是半年不到就直接腰斩进入熊途漫漫。

漫漫

  从短期来看,油价击穿50美元/桶之后,涌现了不少强劲的买盘,至少作为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费国的我们,应该在当前的背景之下,抓紧国内油价机制的改革以及囤积战略石油储备。这或许也是支撑A股市场里面,过去一段时间中石化、中石油强势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历史的走势上来看,尽管油价进入熊市,不过价格在50美元/桶持续的时间并不一定会特别长,因为上一次有效击穿50美元/桶的心理关口,令空头的目标会指向2008年金融危机最为黑暗时刻(雷曼倒闭)的低点,32.40美元/桶。

(责任编辑:HF013)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wh/Blog/16930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var duoshuoQuery = {short_name:"sixwl"}; (function() { var d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ds.type = 'text/javascript';ds.async = true; ds.src = 'http://static.duoshuo.com/embed.js'; ds.charset = 'UTF-8';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ody')[0]).appendChild(ds); })();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