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导演“钱荒” 金融改革待加速
在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中国新增货币总量占世界新增货币总量一半的大背景下,对于国内近来发生的“钱荒”现象,尽管有些人认为太不可思议、太不合逻辑,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钱荒”注定了它的必然性,是迟早要来的。从经济规律上讲,由于一直有央行奶妈的溺爱,对于长期偏离正确轨道盲目疯狂扩张、陶醉在美好钱景里的银行业来说,这次“钱荒”来的是快了点,但央行也是在又是约谈又是警示,一次次苦口婆心努力效果不佳,特别是为了配合国家宏观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如此看来,此时”钱荒”现象的出现就显得顺理成章。这次”钱荒”的发生,除对银行业进行警示,应有更深层次的设计和考量。
推荐阅读
月末往往是各类信心指标公布的时间,本月欧元区...
本周美指的走势决定下月强弱
- 美元指数三连跌 下周美联储是否救赎
- 破茧未成碟 小心“美联储叫你暴跌”
- 光伏战友好收官 或减少欧洲依赖症
- 三央行会议+非农 汇市迎“重大一周”
- 汇市迎罕见超级周 料燃夏季火爆行情
- 美英欧三央行议息焦点在“前瞻指引”
央行导演“钱荒”
这次“钱荒”是央行导演下的断奶试验。一直以来,央行这个奶妈好辛苦,既要服务国家经济大局,又要关照各个商业银行的重大关切,一手托两家的尴尬,使它失去了管理者的威严。纵观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银行业逐渐偏离自己的宗旨设计,走所谓金融创新之路,与实体经济也渐行渐远。据评级机构惠誉国际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2450亿美元)理财产品到期,创下新纪录的中国银行间拆借利率将会面对更大的上行压力。
报告还指出,“平均有20%到30%的存款被置入理财产品,特别是中等规模银行会随着流动性紧张的加剧陷入最大的困境。发行新的产品以及从银行间市场进行拆借是最常见的,为到期产品进行融资。”
对于这次钱荒,也难怪观点时常对立的各路经济学家却有惊人的共识。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式钱荒,不是没钱,而是钱放错了地方。经济学家谢国忠则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式钱荒,根源在于银行钱生钱的游戏。
银行各自为政又默契配合的集体狂奔,显然触及了央行的容忍底线。央行终于忍痛割爱开始了对各大商业银行温柔的惩罚。
测试金融风险管控
对银行温柔的惩罚并不是央行主导这次钱荒的最终目的。近年来,中国经济一路凯歌,独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风骚,也牵引了世人的赞许目光。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的脆弱以及金融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换言之,中国经济总量里,金融及其衍生泡沫的功劳不可低估。有资料显示,在2009年1月15日道琼斯全球银行指数中,市值计前10名的银行中,中国工商银行稳居第一,总资产达1672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总资产1151亿美元,居第二;中国银行总资产959亿元,居第四。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工商银行总资产超10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首家资产达10万亿元人民币企业。
这些数据虽只是一家之言,但也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经济构件的基本面。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国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警惕与打压,以及面对境外热钱的不断涌入、国内银行玩钱生钱游戏无法收手、随时都有发生金融危机风险的严峻现实,央行选择在这个时间窗口闹“钱荒”,定有它不可辩驳的理由与考量。央行的用意或许很简单,正可谓不破不立,有意主动应对风险,刺破部分泡沫,搞一次真刀真枪的应对金融危机管控实弹演习。闹“钱荒”曾一度惊心动魄,央行却隔岸观火,当“钱荒”的惊恐传导到县级农村信用社时,央行似乎在得到一系列演习数据后收手了,开始向市场输入流动性。 [全文阅读]通过键盘前后键←→可实现翻页阅读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wh/hsyj/11881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官员讲话周来临 非美周初持稳低位
下一篇:破茧未成碟 小心“美联储叫你暴跌”
·华谊36倍溢价联姻张国立 信息披露涉嫌违规2013.09.04
·华谊兄弟创新式减持 大股东套现小股东快跑?2013.09.04
·宽带中国智慧江苏先行 近百类应用服务民生2013.09.04
·联通携中信银行推手机钱包 考验价值链整合能力2013.09.04
·诺基亚救赎梦破灭人也时也运也2013.09.04
·全球LTE终端已超千款 产业链完善促4G加速普及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