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领世界进入衰退或复苏 美元表现好于其他货币
近期,外汇市场迷雾重重。美元一枝独秀,而其他主要非美货币溃不成军的态势似乎预示着外汇市场的投资逻辑已经转换。
5月9日,日元对美元自2009年4月以来首次失守100点心理关口,为外汇市场的“新篇章”拉开了序幕。很快,澳元对美元就跌破了平价的关口,而欧元与英镑也继续维持着震荡下行的趋势。相比之下,美元指数则在5月15日突破84点的关口,创10月来的新高。
美联储退出QE引爆汇市?
财经专栏作家、外汇分析师苏言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表示:“目前外汇市场的整体风向正在发生变化。如果说有一个引爆点的话,那就是5月2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会后声明明确说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前景或者通货膨胀率的变动,灵活调整每月的购债规模,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那么明显。”
“投资者发现,美联储终结量化宽松的条件正在逐渐成熟。而与美联储逐渐收紧的货币政策相比,日本央行依然不得不加速印钞,澳大利亚和欧洲央行也展现出宽松的趋势,不断尝试着削弱自己的货币。”中国银行金融市场总部分析师丁孟则指出:“加上美国股市持续上涨,加大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对美元形成支撑。”
野村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元指数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正相关关系也正在加强。
某外资行研究部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摩根士丹利前经济学家任永力(Stephen Jen)提出的‘美元微笑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危机发生之后的美元走势。当美国引领世界进入深度衰退或可持续复苏时,美元都会表现好于其他货币。”
现任对冲基金SLJ Macro合伙人任永力也于不久前表示,美元目前似乎已经再次开始微笑,此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曾使美元大幅贬值。目前美元汇率依然低估,仍有进一步走高的潜能。
显而易见的是,投资者虽然还在质疑美国复苏的强度,但对于美元强势的信心已经确立。
本周四,美国发布了一系列涉及美国就业、住房和制造业领域和通胀前景的重磅经济数据,结果均不及预期,而市场却对此反应平淡。纽约交易时段,美元指数小幅下探至时段低点83.45,随后窄幅震荡。
丁孟认为,近期美元指数的走强并不意味着美元的内在价值提高,而是相对经济优势的“差异化”令美元看起来更好。
数据显示,欧元区GDP连续6个季度下滑,创下自欧元创立以来最长纪录,超过了2008~2009年雷曼兄弟破产后的衰退时长纪录。而日本方面,尽管“安倍经济学”初见成效,日本一季度经济增长创下历史新高,但市场怀疑这种增长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做空澳元:“世纪交易”
过去两年中,澳元战胜了全球负面因素,呈现强韧的上涨活力,但近期却成了除日元之外表现最为疲软的非美货币。
投资咨询机构MBMG国际管理公司合伙人保罗·甘布尔斯(Paul Gambles)在接受美国当地媒体采访时说,澳元对美元将在未来的18个月内由跌至0.60,跌幅达40%以上。由于很难再找到什么货币像澳元的后市方向如此明确,因此他也把未来做空澳元的交易称作“世纪交易”。
那么高高在上的澳元究竟被什么压垮了?
丁孟指出,一直以来,澳大利亚央行都认为澳元汇率被高估。5月7日,澳洲央行宣布今年以来的首次降息决定,调降澳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2.75%的历史纪录低位,此举为澳洲央行从2010年11月以来的连续第7次降息行动。
显然,一次单纯的降息并没有这么大的威力。著名对冲基金经理人斯坦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上周指出,他看空澳元的原因在于中国基础建设投资放缓,显示长达10年的商品需求热已告终。
全球最大外汇对冲基金FX Concepts 的首席执行官约翰·泰勒(John Taylor)也建议抛售澳元,因为澳元是个泡沫。
苏言贺认为,目前影响外汇市场格局的除了美、欧和日本之外,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中国了。商品价格的下跌对澳大利亚等商品出口国的汇率将会造成冲击。
据外媒报道,为了应对中国增长放缓,投资者正在转向之前少人问津的外汇交易:卖出澳元、买进墨西哥比索,作为做空人民币和做多美元的替代品。投资者采取这一交易策略的逻辑是,中国对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的需求下降,澳元将会承压,而墨西哥与复苏的美国经济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因此大宗商品价格如果下跌,墨西哥经济和比索的抗冲击能力要强得多。
发送好友:http://txt.sixwl.com/wh/myzx/9187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美元王者归来 日元坠入深渊
下一篇:美消费者信心增强刺激美元17日反弹
·资深投行披露IPO打包发行细节2013.05.21
·央行伸援手 央票正回购大幅缩量2013.05.21
·外汇资金流入仍显著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创新高2013.05.22
·驰援骤紧资金面 央行单日“注水”超千亿2013.05.22
·习近平6月7至8日将在美国会晤奥巴马2013.05.22
·李克强访巴为基建能源互联互通合作奠基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