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watch破产国家向跨国公司催命要税
[导读]在英国,诸如宜家、星巴克、亚马逊和苹果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已经因没有缴纳足够的公司税而备受指责
北京时间3月15日,MarketWatch刊登题为《破产国家向跨国公司催命要税》的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
对于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税务经理来说,目前正经历着一段艰难时期。原因很简单,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被指责纳税不够。
在英国,诸如宜家、星巴克、亚马逊和苹果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已经因没有缴纳足够的公司税而备受指责。星巴克因遭遇联合抵制,而不得不“自愿”缴纳更多税款。早在今年年初,英国首相卡梅伦利用达沃斯论坛列出了英国今年担任G8主席国的重要议程,其中就包括打击企业税收逃税和避税。当然,因跨国企业偷税漏税而引发的不满情绪,不仅仅局限在英国。
德国总理默克尔曾放出狠话,称一定要解决企业逃税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则多次炮轰企业的避税策略。当前,欧洲议会正计划迫使企业正式公开他们的纳税规模。值得一提的是,此举将先从银行业开始,然后迅速蔓延至每一个领域内的跨国公司。
世界各国的企业,都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纳税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他们的纳税规模势必要比现在大。对于投资来说,这是个大问题。如果企业纳税规模的增加,股东们的腰包就会缩小,这就意味着在大多数破产国家的股价身处危险之中。
政府为何希望企业能缴纳更多税款?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
显然,其中一个原因是,企业纳税规模比过去小了。
当绝大多数的业务在国内进行,并且产品在工厂内生产,企业的纳税负担就会相对轻一些。像亚马逊和苹果这样的大公司,是纳税部门最头疼的对象,因为这些公司虽然实力雄厚但却享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这就使得他们的纳税规模很小。
然而,更大且更重要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基础性的破产。
破产的程度可谓是五花八门,从完全且彻底的破产,比如说希腊或意大利,到摇摆不定的破产,比如说英国、法国、美国或日本,再到变得越来越穷,比如说德国。所有的这些国家都不得不想方设法拉升自己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税率。
据统计,美国的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至少为7%。英国的赤字规模也基本上是同样的水平。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支出削减以及当前的经济增长复苏,都不足以拉低赤字规模,这就需要额外的收入,而这种收入多源自税收。
20世纪50年代,当罪犯威利•萨顿(Willie Sutton)被问到为什么抢银行的时候,他理直气壮地回答说:“因为那儿有钱。”
同样的道理:政府为何要让企业缴纳更多的税款,是因为“那儿有钱”。
显然,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钱:普通工人的生活水平已经下滑;在很多地方,工资的涨幅已经跟不上物价的飞涨……
不过,从整体来看,在衰退过后,企业利润已经开始呈现上扬趋势,以美国为例,2012年整体企业利润超出1.6万亿美元,创记录高位。在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里,情况也是如此。即使在备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元区,成员国的企业利润也在增长。
正因为如此,如果说政府想要拥有缩小赤字的机会,就不得不紧抓住企业利润不放,因为“那儿有钱”。毫无疑问,这对于投资者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企业纳税规模增加,就意味着利润减少,投资回报也会随之降低。
本评论作者马修•林恩(Matthew Lynn),是MarketWatch驻伦敦金融记者。(米娜)
上一篇:张茉楠美经济未到全面复苏时
下一篇:分析称黄金牛市尚未结束 将再次大涨
·欧洲央行Nowotny我们希望塞浦路斯留下2013.03.20
·否决存款税后 塞浦路斯存在七大选择2013.03.20
·经济学人评塞浦路斯事件担保意味着什么?2013.03.20
·分析师预计上证将呈现两位数下跌2013.03.20
·10国家地区存巨大风险敞口 瑞士最高2013.03.20
·唯品会增发公司将融资9192美元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