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截至目前,人民币跨境使用进展顺利,香港、伦敦、新加坡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心迅速发展,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中的应用不断深入。那么,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扩大主要受益于哪些因素?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存在哪些关键的机遇和发展瓶颈?在昨日举行的“2013陆家嘴(行情,资金,股吧,问诊)论坛(官方站)”上,与会人士就“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推荐阅读
在西方媒体眼中,邓文迪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不成功的商人...
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场吸金664亿
- 北京家庭财产核对机制 低保两年降6万人
- 地方自行发债试点扩容 苏鲁两省均被纳入
- 先存款再验资盛行楼市 验资门槛达60万元
- 财政专家:存量盘活 沉淀资金统一至国库
- 佳士得拍卖名模凯特·莫斯人体艺术写真
- 南京十幅地块闲置超五年 地王变身停车场
中国银行(行情,资金,股吧,问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行长李礼辉表示,人民币成为全球结算、投资和储备的主要货币之一,预计应该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则提出,可以采取“两个并重”、“三个推动”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机制,深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深度和广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现在最重要的推动一环,就是要通过国际市场力量,把人民币离岸市场做大;中国人寿(行情,资金,股吧,问诊)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明生指出,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进程的稳步推进,将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带来重要推动力,助推国内保险业“走出去”。
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
比重仍然较低
“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应该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阶段,经过四年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值得关注的态势。”李礼辉说。
有数据显示,人民币结算规模占同期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由2009年不足0.1%提高到2012年8.4%。2012年人民币直接跨境投资规模2840亿元。
对于这一组数据,李礼辉进行了评价:跟经常项目相比,资本项目开放的程度并不是太高,但发展的速度比较快。2012年人民币直接跨境投资规模2840亿元,增长幅度很高。
“全球的支付货币中,人民币的地位有所上升,但比重仍然比较低。”李礼辉说。
对此,他用一组数据进行了说明:根据统计,2013年4月人民币国际支付,占全球支付市场的比重只有0.69%,在全球排名第十三位。“以中国经济这么大的规模,排名第十三位确实比较低。”
与此同时,李礼辉指出,人民币跨境使用形成了两个市场、两种价格。这种格局,短期的负面效应是容易导致套利交易,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太正常的资金的跨境流动。从长远来看,分割的市场不利于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扩大,也不利于第三方使用和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发挥作用,“这就降低了海外持有人民币的意愿,说到底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 [全文阅读]通过键盘前后键←→可实现翻页阅读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wh/rmbdt/11150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影子2银行 美元与人民币分类配置
下一篇:流动性紧张叠加美元转强 人民币汇率或延续弱势
·日本6月通胀超预期 但贸易失衡引发担忧2013.07.26
·欧盟官员希腊财政发展大体处于正轨2013.07.26
·葛兰素史克将更换中国公司领导 配合中方调查2013.07.26
·危情时刻九鼎投资谋业务升级版图扩张2013.07.26
·占小平如何将IPO从恶之花变为善之果2013.07.26
·期指低开低走 主力合约减仓跌1.26%201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