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出售南洋商业银行反映看淡内地经济?






新浪财经讯 1月30日消息,据明报财经[微博]报道,香港银行卖盘一浪接一浪,昨日有传中银香港(2388)有意出售南洋商业银行,作价高达60亿美元(约468亿港元)。中银香港昨晚虽没证实有关交易,却承认正审视集团的业务及资产组合。但有别于过去几次由本地华资家族卖盘离场的个案,这次交易被视为是中银香港改善资本比率的策略性行动。
此前,金管局表示将落实《巴三》监管架构,并公布适用于香港的逆周期缓冲资本比率,同时在周三的一个记者会上强调,监察银行会否有足够资本抵御不稳定的外围环境,及可能上升的信贷成本,将是当局今年的工作重点。早在去年初,中银香港曾突然宣布减少派息比率,以应付新的资本要求。
南商内地业务坏帐增 冀及时斩缆
《路透社》昨日则报道,中银香港有意以60亿美元出售南洋商业银行(下称南商),主要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令南商内地业务的坏帐增加,及时“斩缆”对中银香港以致母公司中国银行(3988)都有利。报道更指出,其中一名买家是专责处置不良资产的中国信达(1359)。
中银香港没有证实此交易传闻,亦没有予以否认。该行只表示,正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审视集团的业务及资产组合,信达则称,并无与中银香港就收购接触。
瑞银发表报告指出,南商现时占中银香港整体资本及股本约15%及20%,但近年的股本回报率徘徊在8%至10%之间,远低于中银香港的14%至15%,若交易属实,对中银香港是重大的资产处置。
倘成事 成第3大亚太银行资产交易
事实上,60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将是亚太区历来第3大的银行资产交易,然而以南商2013年约323亿元资本总额计算,是次交易的历史市帐率约1.45倍,是近年港银卖盘个案中最低作价。此前华侨银行收购永亨、越秀收购创兴及招行(3968)收购永隆的作价,都超过两倍市帐率。
有欧资基金经理认为,1.45倍的市帐率相较现时港银甚至内银都较高,在坏帐情恶化下能达到如此作价已算不错。“交易是反映了该行对中国经济放缓的长远看法,加上预期息差将持续收窄,内地生意愈来愈难做。”
欧资:反映看淡内地经济
摩根大通发表报告表示,南商旗下的南商中国不良贷款比率急速上升,由2013年下半年的0.6%增至2014年上半年的1.6%,虽然南商中国占南商整体贷款额只有约6.3%,但不稳定的前景正是中银香港的重要考虑因素。
旨在减磅 避内地贷款风险
市场传出中银香港(2388)以468亿港元放售南洋商业银行,若落实成交,市帐率约1.5倍,为近年香港银行卖盘个案中相对较低水平。有市场分析认为,中银香港没有补充资金压力,交易更重要旨在大幅度减低贷款组合中的中国贷款比例,以提升整体信贷质素。
瑞银:中银无资金压力
瑞银报告称,若南商卖盘成易成事,对市场而言将会十分意外,皆因中银香港目前没有明显要补充资金的压力,取得巨额资金亦没有用处。中银香港截至2014年上半年的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高达11.76%,远高于最低资本要求。按瑞银估计,交易后其CET1可以提升超过500个基点,至17%至18%。
市帐率1.5倍 低于同类个案
瑞银看淡整体本地银行,当中以硕果仅存尚未卖盘的大新银行(2356)为行业首选,另外国际银行中则以汇控(0005)为首选,瑞银报告维持中银香港为中性评级,目标价为24.9元。
瑞穗证券银行业分析师Jim Antos则估计,中银香港的CET1可以提升300至400个基点。他认为,交易另一大好处是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来自中国信贷风险,“南商是去年中银香港坏帐急升的主要源头。”根据中银香港2014年半年报告,截至2014年6月底内地业务的减值贷款比率增加0.97个百分点至1.58%,拖累整体减值贷款上升0.03个百分点至0.31%。
本地老牌银行 65年历史
南洋商业银行由潮州人庄世平成立,开业于1949年12月,是本地老牌华资行之一。中银集团在80年代成立时,南洋商业银行便是成员之一,但由于它在美国三藩市都有分行,因此在中银13行改组后,即使南商由中银香港(2388)全资拥有,仍得以保留品牌。
南商在80年代初期已拓展内地市场,早在1982年便在深圳设分行,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军内地的外资行。庄世平在1986年退休后,一直荣任南商名誉董事长,直至他2007年逝世为止。同年南洋中国正式在内地开业,并且接收原中银香港的内地分行网。
南商中国成立之初锐意专攻零售市场,与母行中国银行(3988)的客户群不同,亦与同属中银旗下的集友银行走不同路线。不过定位不算清晰,被视为与母行争生意,同时因内地经济放缓以致坏帐率恶化,最终步上卖盘之路。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hk/taolun/17622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中银香港出售南洋商业银行反映看淡内地经济? 中银香港 南洋商业银行 出售
上一篇:恒指后市考验24300点支持 中资金融股或继续受压
下一篇:沪港通南北温差改变 走出去从投资H股开始
·离奇拒绝担保 低评级信用债雪上加霜2015.02.03
·2015年02月02日债券交易提示2015.02.03
·谈股说债全面宽松需要时间2015.02.03
·德国“杠上”希腊减债没门 或加剧紧张关系2015.02.03
·券商1月承销额逾千亿 债券仍是直接融资的主途径2015.02.03
·中小企业私募债违约风险不断升高2015.02.03